畏光照明 – 特定光譜燈泡燈管

畏光沒有臨床定義, 是一種症狀, 不是一種疾病

主觀意識:不舒服, 流淚, 偏頭痛, 厭惡, 閉眼, 逃離, …

在現代照明環境日益多元的背景下,部分人群對特定光源產生強烈不適,出現流淚、偏頭痛、噁心、畏光等症狀。本團隊結合光學工程與神經科學研究,與照明產業夥伴進行產學合作,成功開發出一系列針對「畏光改善」的燈泡與燈管產品,並已完成初步量產與實測,現正尋求策略合作,共同推動市場應用。

本產品核心技術源自對視網膜內「ipRGC神經節細胞」的光譜吸收特性研究。這類細胞對特定波長的光線極為敏感,尤其在LED照明中常見的藍綠光譜段,容易誘發畏光症狀。我們透過光譜調控與濾波技術,設計出能避開ipRGC高敏感區段的照明模組,有效降低使用者的不適感,提升居家與工作環境的舒適度。

目前產品包含多款燈泡與燈管形式,適用於住宅、辦公室、醫療空間等場域。初步使用者回饋顯示,長時間暴露於本產品光源下,畏光症狀顯著減輕,並有助於改善睡眠品質與情緒穩定。

我們誠摯邀請以下合作夥伴加入:

  • 照明品牌與通路商:共同推廣功能型光源市場
  • 醫療機構與神經科診所:導入產品並進行臨床回饋
  • 建築設計與室內規劃業者:整合畏光照明於空間設計中
  • 投資人與創新平台:參與後續量產與國際佈局

這不僅是一項照明產品,更是一場光環境革命。歡迎有志之士與我們聯繫,共同打造更友善、更健康的光感生活。

參 考 文 獻:

◆Yaodong Chen, et al., “A theoretical approach for therapeutic artificial supplementary lighting in elderly living spaces.”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197 (2021) 107876
◆Sarah L. Chellappa, “Aging, light sensitivity and circadian health.” AGING 2021, Vol. 13, No. 24, Editorial
◆Yin Zhang, et al., “Effects of display area and corneal illuminance on oculomotor system based on eye-tracking data.” Displays 63 (2020) 101952